【编者按】寒假以来,百利宫blg008各教学单位、科研团队及各部门在合理规划假期生活的同时,积极作为、主动担当,高效利用寒假宝贵时间,深挖科研潜力、对接行业需求、攻关技术难题,多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。以此为契机,公司特别推出【科研“不打烊” 寒假“攻关忙”】专栏,宣传展示西理工人追求卓越、服务社会的使命与担当,为公司新学年谋篇布局、聚力攻坚、全力推进“双一流”建设凝聚精神、鼓舞力量。
寒假期间,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有组织科研和团队作战为核心思路,在基金申请、科研转化、获奖荣誉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,为新一年科研工作开好局、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国家社科基金申请工作扎实推进。学院高度重视并组建了五个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团队,各团队围绕申报选题开展了两轮论证,确保选题科学性和论证新颖性。学院领导带队赴京拜访多位知名专家学者,就申报选题及撰写思路进行请教交流,获得宝贵指导。省内知名学者黄正林教授对学院国社科论证工作进行了辅导。此外,学院还明确了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培育对象,邀请专家进行深度指导,并完善团队组建和前期研究成果累积。



科研工作成效不断显现。寒假期间,学院教师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。鲁宽民、史向军、彭蕾各申报获批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一项。张晓艳、包莹、郭军获批省社科联“三农”专项重大课题1项,思政专项2项。鲁君、乔夏阳、彭蕾、徐瑞娇获批省教育厅项目4项。在成果产出方面,彭蕾教授、博士生贺莉莉和郝丹梅老师分别在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》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《陕西日报》等核心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。


人才称号实现新突破。在近期公布的《2024年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拟入选人员公示名单》中,梁严冰教授入选“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领军人才”,这是学院在人才称号上的新突破,标志着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。

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工作发展蓬勃、态势良好,科研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,学术视野不断拓宽,科研水平持续提升。下一步,学院将继续优化科研环境,不断激发科研活力,力争在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中取得优异成绩,为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贡献力量。